思创医惠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 2023-08-31 23:53:45 |   作者: 潜污螺旋离心泵

  随着人口增长及老龄化趋势显现,提升医疗效率、提高医疗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医疗建设目标引导医疗信息化行业持续不断的发展,但依旧存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不完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不够、基层医疗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整体医疗生态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与本地医疗机构信息平台互通性、医院间业务协同性、医院内部不同条线信息融合性较弱,降低了医疗救治效率。打破医疗机构间数据孤岛、实现医疗数据资源跨机构跨区域共享、促进医疗资源高效配置,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行业市场发展的潜在能力较大。根据IDC于2020年5月发布的报告,IDC预测到2024年中国医疗行业IT总支出市场规模将达到1,041.5亿元;预计到2024年中国医疗应用软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327.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

  技术推动是智慧医疗行业保持持续发展的主要的因素。智慧医疗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多项前沿技术,并不断利用新的技术方法实现产品及服务落地。2019年10月,中国郑重进入5G商用时代,2020年“5G+智慧医疗”在远程医疗、患者服务、研究探索多方面取得进步。同时基于5G和物联网医疗应用的推广也改变了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应用环境,2022年11月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在《“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明白准确地提出: 充分的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生态系统,强化区域数据汇聚应用,推进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的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创新数据供给方式,深化数据开发利用,促进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推动关键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和基础设施开放共享,逐步的提升卫生健康行业治理水平。

  国家颁布的医疗信息化相关产业政策指引了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也为智慧医疗行业发展保驾护航。2021年,国家卫健委及其他部委密切出台有关政策,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1年 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工作规程和专家管理办法》,提出对电子病历应用水平 0-4级的医院每年度做监督抽查,不合格者取消评价结果;不合格率超过30%,驳回该年度该省全部审核结果。每年对既往通过 5级以上的医院做监督抽查,不合格的取消结果。2021年 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水平发展的意见》,指出公立医院推进医学技术和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其中,重点任务包括: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快速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并要求制定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实施方案,破除信息壁垒,促进数据共享互通。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公立医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提出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建设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完善智慧医院分级评估顶层设计;提高医疗服务的智慧化、个性化水平,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落实国家和行业信息化标准。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引擎,与华为、华三、百度、IBM等多家国际有名的公司达成长期战略合作。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成为国内著名的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是国内首家给境外医院提供符合国际标准整体信息化建设服务的医疗信息化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少数几家能够同时提供电子病历等级评审、医院信息相互连通测评等认证咨询服务的IT企业。公司研发的智能开放平台的技术架构,为开展可及连贯医疗健康服务、推动国内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变革提供了重要平台架构基础。公司自主制定并申报通过了ISO/PRFTS22990《中文中西医临床术语体系框架》 等数项医疗信息化国际标准,实现了中国在医疗国际标准领域的新突破。公司是国内第一家通过Kubernetes云原生解决方案和事实标准认证的专门干医疗业务软件开发的厂商。至2022年底,公司已累计为全国16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医疗信息化建设服务,这中间还包括14家全国20强医院、50家全国百强医院、7家港澳医院和176家大型三甲医院。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平台大数据交互、微服务架构、区块链”五大核心技术,强化互联网+物联网领域的核心优势,以数据驱动构建无处不在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持续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商业智能行业应用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按照约定的协议,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督和管理的一种网络。RFID技术是物联网感知层的核心技术之一,与各类传感器、互联网等通讯技术结合,实现检测、物品追踪、信息实时共享等功能,在物联网产业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RFID(射频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无线射频方式来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如电子标签进行读写,进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RFID产业链主要由标签与封装、读写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系统集成、中间件、应用软件等环节组成,其中标签及封装包括标签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造以及标签封装技术与设备,读写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包括读写模块设计与制造、读写器天线设计与制造以及读写器设计与制造。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信息安全等技术发展,RFID技术逐渐渗透各大应用领域。

  行业壁垒大多数表现在研发技术、资金实力及品牌价值等方面。技术方面,国内企业在芯片设计封装领域技术实力偏弱,此外RFID行业涉及无线射频、通信、电子工程等多项领域,对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较高,一旦形成技术突破,将大幅度的提高业内话语权。资金方面,RFID产品大规模应用需通过规模化采购与生产降低平均单位成本,企业资金实力直接影响其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品牌方面,大客户易优先选择品牌价值高的合作商,选定合作品牌并与其持续合作有助于提升客户信息采集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更换供应商将使客户支付高额的替换成本,且新旧产品更替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因此若原合作商产品、服务的品质稳定,易获得较强的客户粘性。

  近年来,政府部门持续加大对RFID的政策扶持力度,为RFID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随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中国RFID的应用从政府主导项目逐步向各行各业扩散。自2010年中国物联网发展被正式列入国家发展的策略后,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助力物联网及RFID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规范标准,同时对物联网和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推进,也对RFID行业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超高频RFID产业产值为144亿元,2020年预估产值为136亿元,但此后预计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大幅度增长,至2025年,预计可实现产值超350亿元。目前RFID行业在应用领域、产品及服务形式等多方面形成多元化竞争,整体行业标准暂不统一,企业在标签及封装、读写器具等产业附加值较低的领域较为集中,但系统集成、芯片制造等高的附加价值领域仍待开拓,未来应用广泛化、行业细分化、产品定制化、流程自动化仍将作为行业发展目标,带领企业竞争方向。

  公司是全球最早从事EAS业务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首家EAS领域的上市公司。公司自2012年开始部署物联网RFID业务,经过近十年的技术积累和业务发展,公司已成为具有先进研发技术、高效生产管理,集RFID生产制造和集成应用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RFID基础标签产品、超高频RFID标签产品、UHF标签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持续保持领先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公司是全球前三大RFID生产研发基地之一,并在数字化零售和RFID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与全球300多家客户和代理伙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出口遍及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及地区。

  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打造以智慧医疗、智慧商业、智慧健康、智慧养老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布局,持续引领行业创新发展,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医疗和物联网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主营业务以智慧医疗产业为核心,带动物联网相关产业发展。

  公司坚持以“简约智慧医疗”为理念,以“提高患者安全、医疗质量、临床效率”为目标,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核心技术,为各级医院提供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全面构建面向医院业务、基层卫生、居民养老和健康管理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为居民和医疗机构提供全人全程可及连贯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目前公司业务以智慧医院解决方案为核心,涉及病种科研管理解决方案、智慧医共体解决方案、医疗健康服务运营、大数据下的人工智能服务等板块,专注于打造创新型智慧医疗服务生态体系,助力医疗改革、提高医疗效益、服务全民健康。

  (1)智慧医院板块,公司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依据国家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标准、互联互通标准、智慧服务评审标准、智慧管理评审标准,以E-SMART 3.0智慧医疗云生态服务平台为核心,创新运用微服务技术架构,利用业务服务结合不同角色定位进行业务场景及流程整合,从而实现业务和技术场景化的重组和融合,实现医疗服务的场景化、智能化、个性化和专科化应用。主要产品及服务有 E-SMART 3.0智慧医疗云生态服务平台(基于医院)、移动护理、电子病历、智慧临床医生工作站、微小化 HIS等临床业务系统,数据中心、专病数据科研平台、物联网共性开放平台、医院智慧后勤管理平台等数字化驱动应用平台,医院运营管理与决策分析平台、医疗大数据管理平台等运营管理支撑系统。

  (2)智慧医共体板块,公司智慧医共体整体解决方案贯彻国家医改政策,以E-SMART 3.0智慧医疗云生态服务平台为核心,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数据和服务一体化、临床诊疗和公共卫生一体化、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医疗健康一体化,贯彻“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理念,旨在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和智慧家庭医生服务,为居民提供连贯、可及、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主要产品及服务有E-SMART 3.0智慧医疗云生态服务平台(基于医共体)、医共体监管平台、基层医疗业务应用系统、慢病管理服务平台、智慧家医、公卫监管系统、多中心病种质量评价平台、专科联盟中心等。

  (3)医疗健康服务运营板块,公司居民健康服务平台以居民个人医疗健康智慧化服务为切入点,以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创新融合应用为支撑,以专科(单病种)人工智能服务为特色向居民提供全程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包,如:日常预防保健、健康(慢病)管理、便捷就医、院后康复、医养结合等全人全程的医疗健康智能化服务包,实现覆盖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全程医疗健康服务应用,为健康人群提供精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并可根据居民实际需求灵活配置服务包内容,做到轻重兼顾。此外,公司还可为第三方健康服务机构提供接入服务和健康大数据服务,降低服务成本。

  (4)数字化人工智能服务平台板块,公司运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人工智能医疗认知引擎THINKGO,结合国际标准的术语库,通过对真实世界的临床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建模,培育单病种临床辅助机器人。此外,公司凭借在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积累积极承建国家级医疗业务监管大数据平台,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医疗健康业务监管平台产品。目前已完成并持续升级改进中的有国家单病种质控平台、国家护理数据质量平台、国家脑血管病研究平台、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平台等 8 个国家级医疗业务监管平台,积极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医疗行为监管、医疗质量管控等精准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医疗相关业务的质量管控水平,并为下一步医保费用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公司智慧医疗产品目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并积极向境外市场开拓。业务通常采用直营模式,主要客户为国内及港澳地区的大中型医院、医疗集团、城市医联体、区域医学中心及其他医疗健康养老机构。

  公司是国内著名的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在业内领先开发了医疗智能开放平台,推动了国内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变革。公司是国家卫健委委属医院信息平台技术方案的顶层设计单位,承建了多个国家级医疗业务监管平台,同时作为核心单位参与了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等多项国家级、省级标准的制定。公司自主制定并申报通过了 ISO/PRFTS22990《中文中西医临床术语体系框架》等数项医疗信息化国际标准,实现了中国在医疗国际标准领域的新突破。公司是国内第一家通过Kubernetes云原生解决方案和事实标准认证的医疗业务软件开发商,是国内首家给境外医院提供符合国际标准信息化建设服务的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少数几家能够同时提供高等级电子病历等级评审、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测评等认证咨询服务的IT企业。

  商业智能业务坚持以“互联物联,改变生活”为理念,以EAS和RFID研发生产为基础,以物联网应用开放平台为生态体系,以行业难点为切入点,提供无人零售、智慧防损、服装供应链、智慧城市等行业深度应用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为实现数字化零售、供应链全流程管理、体系管控等方面提供软硬件一体化服务。

  (1)智能防损板块,主要产品有实现防损防盗产品展示功能的硬标签、软标签、电子标签及其配套设备、AM/RF天线系统、展示保护类产品,同时也有根据业务需求配套的 RFID系统、智慧仓储系统、智慧门店等集成应用系统和平台。

  (2)数字化零售板块,主要产品为RFID标签、RFID读写器、RFID出入库盘点结账等应用系统和平台;ESL/LCD电子价签,云上变价管理系统;Stella热感客流系统、V-Station平台。采用“物联网”+“机器视觉”+“互联网”等多重主流技术,打通零售“人”、“货”、“场”,在隐私保护的情况下为数字零售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3)物联网行业应用板块,主要产品有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智慧井盖管理解决方案;应用于智慧医疗的医疗耗材及医疗药剂RFID管理系统,血液制品全流程RFID管理系统,医疗织物全流程RFID管理系统,应用于智慧物流的RFID载具管理系统、RFID库存管理系统等。

  公司商业智能业务产品销售覆盖国内和海外市场,客户主要为从事零售、服装等行业的应用系统集成商。国内市场均为自主品牌,以“一站式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定位,采用直营加代理的模式,主要客户包括大型商超、服装连锁企业、3C卖场、生鲜店、珠宝、物流、市政以及资产管理等行业客户。物联网业务已逐步从生产制造商转型成数智服务提供商,以行业难点为切入点,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EAS硬标签生产基地,目前EAS拥有7大产品系列,共计500多种产品,其中硬标签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多年稳居全球前列。公司也是全球前三大 RFID技术研发生产基地之一,为多家国际知名RFID客户提供OEM服务。公司产品出口遍及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及地区,与全球300多家客户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持续注重产品研发的投入和自身产业技术的积累,针对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布局创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储备。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总投入20,377.4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8.38%。公司以持续的研发技术创新为基础,进一步形成和加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1、公司以打造医疗行业的“Android”为目标,通过 E-SMART3.0 智慧医疗生态服务体系解决方案的持续升级,不仅将成熟的开放式架构进一步发展为微服务框架体系,并且推动了行业内微服务框架体系实际落地应用。公司作为国内首个通过 KCSP 认证的医疗云原生解决方案开发商,在业内率先实现以云原生、微服务技术构建智慧医疗云生态服务平台,支撑医疗信息化的场景化、智能化、个性化、专科化应用,全面提高不同层面的用户体验。同时,公司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慧医疗云生态服务平台,创新实现了以服务换数据的“导航式”数据汇聚模式,解决医疗数据分散、封闭、不标准的难题,真正形成医疗大数据生态环境,以精细化数据为未来拓展更丰富医疗健康数据运营场景提供空间。

  2、公司在智慧医疗产品研发上一直对标行业的国际先进水平,注重将国际上先进的医疗服务评审标准的理念融入公司的产品架构设计,同时结合国内医疗信息化各类国家级评审要求,使公司产品不仅较好地吻合了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更加符合国内政策和市场趋势。公司积极拓展境外智慧医疗市场,是国内首家能够给境外医院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服务的企业。公司建设完成的香港中文大学医院的“智慧医院”整体建设项目,打造全港首家整体智慧化医院,展现了超强的异构整合能力。微服务云生态的技术架构在香港中文大学医院成功落地,目前医院已经开业近2年,系统运行稳定,获得了医院的好评,并且港媒还对医院的智慧化进行了连续报道,充分表明公司产品已获得国际行业内认可。公司对境外智慧医疗市场的开拓,反过来又能促进公司更高层次地满足国内医院的需求,增强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引领国内医疗信息化行业向国际高水平发展。

  3、公司保持在人工智能技术自主研发上持续投入的同时,结合国家医疗数字化改革的指导方针,以数字驱动推进医院智慧临床、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快速建设落地,并且基于数字驱动积累海量完整的医疗健康数据推进人工智能医疗应用的发展。公司的单病种人工智能服务融合了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THINKGO医疗人工智能认知引擎、区块链技术,AR/VR 拟线 多种单病种的完整数据资源库和物联网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实现了专科/单病种的医疗健康全程闭环管理。目前公司已经打造了睡眠障碍、小儿哮喘、认知障碍等多个专科医疗健康全程闭环管理服务。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数字驱动为核心融合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强化 AI 技术优势,形成基于数据的生态体系服务能力,在提供临床专科智能辅助诊疗、基层全科临床智能辅助服务的同时,开展更多的单病种全程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并为解决医疗质控、医保控费等医疗管理问题提供助力。

  4、公司在智慧商业领域具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应用经验,曾与中科院RFID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合作,拥有EAS、ESL、RFID开发与应用一体化平台,形成了物联网终端生产研发、应用平台搭建以及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优势,行业应用覆盖了供应链管理、零售业、制造业、智慧城市等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商业智能解决方案,获得百强零售连锁品牌的信赖与选择,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及地区,遍布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等区域,与全球300多家客户及代理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了公司在数字化零售和RFID应用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5、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外观设计13项,软件著作权113项。

  另外,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尚在申请中的软件著作权2项,发明专利7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2022年度,公司经营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继续以技术创新、行业引领为目标,以智慧医疗产业为核心,带动物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收入110,889.3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32%。公司整体收入虽有增长,但智慧医疗业务的项目交付验收,项目回款等方面受到了市场环境的较大冲击。同时结合行业政策、市场环境、未来业务等因素,计提商誉减值。综合以上不利因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150.85万元,较去年下降了21.25%。

  公司对标智慧医院的“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三大核心建设要求,不断优化和提升技术体系架构。报告期内,公司基于云原生、微服务、人工智能等领先技术,创新研发医疗云生态服务体系,在新的E-SMART微服务技术架构基础上,加快医疗业务产品的创新研发,真正实现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及智慧科研的紧密融合,为智慧医院、智慧医共体和区域医疗建设提供创新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着力将公司产品体系从以集成平台为核心的V2.0时代,推进到以场景化为主的V3.0微服务架构时代。

  在智慧医疗业务方面,2022年针对单病种人工智能服务等前瞻性业务线持续投入研发,孵化质控管理系统,重点参与国家级质控平台二期、三期的建设升级,同期开始国家超声质控平台四期建设,积累了良好的客户口碑。公司在提升产品研发能力的同时,与部分合作医院建立了专病科研服务体系,申报了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部分研发项目已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公司研发的单病种人工智能服务体系是基于单病种数据资产的人工智能服务新业务线,新业务线研发以医疗机构单病种数据知识转化、单病种资源库建设及单病种数据科学应用为核心,融合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HINKGO医疗人工智能认知引擎研发积累了60多种单病种数据资源库和数据科学应用服务平台。其中THINKGO医疗人工智能认知引擎具备了数据全生命周期自动化加工、知识能力的工程转化归集和多模态认知能力的输出,实现了从数据加工、知识工程到AI能力输出全链条的能力;借助THINKGO医疗人工智能认知引擎完成了60多种常见病的数据资源库平台建设,同步开发构建了特色专病队列,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相关的平台和工具集建设;数据科学应用服务平台是在THINKGO医疗人工智能认知引擎和单病种数据资源库基础上研发的应用平台,当前已开发完成了面向临床应用的临床知识库、CDSS临床辅助决策、临床辅助机器人、单病种/专科科研系统等应用;面向管理的DRGs单病种分析、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等应用;面向科研的科研队列、真实世界和多中心研究等应用。

  公司能够以低于同行水平的研发投入取得上述研发成果,是公司多年技术积累的结果。当前这些工具平台和产品已经在上海新华医院等十余家医院上线应用,这些应用是解决医疗行业现有数据应用乱象,建立标准合规的医疗数据价值链SOP及AI能力输出的实践样本,在医疗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发展阶段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也为公司体系化开展单病种人工智能运营服务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还顺利通过了KCSP认证,成为国内通过该认证的包括阿里、腾讯、华为在内的二十多家认证服务商中,第一家专业从事医疗业务软件开发商。KCSP计划(全称Kubernetes Certified Service Provider)是由CNCF和Linux基金会发起,旨在对Kubernetes企业应用中拥有丰富经验的服务商进行认证,以推动整个云原生生态的持续发展。

  在物联网应用业务方面,公司围绕着“精益高效、契合市场”的研发定位,2022年不断强化新技术研发与新产品开发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增强RFID标签读取效率腔体研究取得成功,腔体尺寸的设计与波长距离和平行金属板之间的距离关系精确化、数字化,使得腔体读写器在性能上实现了突破;光电感应式防盗电子标签可下线量产,是行业内首次将光电技术融合到防盗应用领域的一次全新尝试;新型EAS+RFID双频门禁将两种防盗技术深度融合且相互之间互不干扰,实现多场景多业务领域的综合应用;数字通讯版3A门禁防盗系统将原有电子标签与门禁之间的通讯方式从模型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克服传统门禁通讯信号容易受到干扰、信号容易被屏蔽等弊端,使得防盗天线系统更加安全、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点名式3A双频标签,将RFID闪灯标签技术和3A电子标签融合,实现双频标签能够被点名时发出告警,完美解决了商超内寻找物品难、定位难的痛点;采用双重弱耦合设计将芯片带宽拓宽50%以上,解决部分国产芯片的盲区问题。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平台大数据交互、物联网、人工智能、微服务框架、区块链五大核心技术,着眼于打造创新型智慧医疗服务生态体系,继续提升医院信息化顶层设计能力和整体解决方案的交付能力,在产品种类和数量上都得到大幅增加的同时,实现软硬件的协同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对E-SMART智慧医疗3.0云生态服务体系进行全面迭代,将过去的集成系统拆成业务清晰的独立微模块,运用微服务框架重构医院业务系统,将功能服务化、业务与数据及用户角色全面融合,采用容器化部署后台服务的方式,实现医院业务的快速部署和重构,采用一站式生命周期管理的方式,支撑医疗信息化的场景化、智能化、个性化和专科化应用,围绕智慧临床、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及智慧科研四个维度,充分融合新基建(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为医院打造可持续交付的应用生态服务体系,全面提高不同维度的用户体验。

  E-SMART 3.0智慧医疗生态服务体系解决方案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在技术上,公司作为国内医疗行业首个通过KCSP云原生认证的企业,在E-SMART 3.0整体架构上采用容器、微服务等技术融合,遵循DevOps理念和中台化思想的混合云原生技术架构具有显著的技术先进性。在应用整合方面,E-SMART3.0智慧医疗生态服务体系具有微小化、一体化、智能化、集成化、标准化等优势,能实现医疗业务全流程闭环管理,并且天然支持集团化医院、医共体及区域医联体的系统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对新一代信息集成平台进行了优化,通过全面优化、整合、统一医疗信息标准规范,打通了各个业务系统的信息接口,最大程度的延续医院现有集成平台、核心业务系统,实现院内数据、业务的集成化管理。

  在互联网医疗业务上,报告期内公司以互联网医院为核心,对标医院智慧服务五级标准,积极为医院打造以“服务闭环”为核心的互联网医疗,实现线上到线下、院内到院外的可及连贯就医服务。其中为新疆佳音医院打造的互联网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殖健康服务;为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建设的妇女儿童专科互联网医院,实现了从线上咨询挂号到线上化验单、检查单的开具,从线上报告调阅到线上处方再到送药到家,直至形成线上电子病历的线上就诊环节全覆盖,有效缓解了线下诊疗压力,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医院运营效率以及患者就医体验。

  在区域医共体业务上,新昌医共体项目通过建设 1个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个医共体平台,整合牵头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促进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分配,促进形成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最终实现一体化运营管理紧密型医共体模式。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于2021年11月份顺利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四级乙等测评;2021年7月份,数字揭榜项目“新昌生命第一档(0-3岁)集成应用”荣获首届CHITEC数字医疗健康创新服务优秀案例大赛优秀案例。新昌区域卫生及医共体样板的逐步成熟,为公司拓展区域卫生市场奠定了里程碑式的基础。

  数字驱动专科医疗业务上,公司的智能专科病历质控系统基于全院临床数据中心,以术语知识库为基础,利用语义分词技术、自然语言识别技术(NLP)、深度神经网络数据挖掘(DNN)等技术,结合临床医学的特点进行病历内容后结构化存储,实现粒度更细、准确度更高的数据标准化治理;应用 NLP技术建立内涵质控规则库,基于病历规范、核心制度、科室检查重点、疾病诊断标准、专家经验等方面分析总结,构建通科、专科、疾病三级知识库模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逻辑推理运算来模拟质检思维,帮助质控人员快速筛查 80%的通用性内涵缺陷,20%的专病缺陷,精确定位问题,该领域已成功应用于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

  公司凭借E-SMART 3.0智慧医疗生态服务,结合滨江区先进的儿童保健管理理念及优质的儿童就医资源,构建覆盖 0-6岁儿童健康新服务“1234”整体框架,创新建设“1”个儿童三千天服务平台,儿童健康和儿童症状监测 “2”个数据专题库,打造儿童保健、分级诊疗、症状监测“3”个业务应用全流程闭环管理,服务于家长、托幼托育机构、医务人员、管理人员“4”类用户群体。公司 E-SMART 3.0的开放性和标准化可实现医疗、教育、体育、疾控等跨部门业务协同,打通各业务系统并汇聚 0-6岁的儿童数据,覆盖儿童健康体检、诊疗数据、传染病症状等近20个数据集,有效实现0-6岁儿童生长发育的全周期管理。该项目作为杭州市重点项目将作为标杆项目在整个浙江省进行推广。

  在商业智能业务上,公司基于 RFID技术,为电单车企业提供完整的电池管理解决方案。基于RFID的电池精准管理,提升了客户的品牌形象。公司升级迭代了RFID门禁,新门禁集成了红外、三色灯、蜂鸣器一体,减少了在载具管理安装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已在生鲜载具管理、农业产品周转管理中进行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ESL电子价格标签,在零售行业已经与集团化连锁客户的系统进行定制化开发,实时进行通信交互,快速地将客户的价格更新、促销策略、实时库存等发布到不同区域门店的电子价签标签上,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同时也在工业领域进行拓展,帮助客户实现无纸化MO票打印,进行出入库管理。

  公司还推出了新一代的 LCD电子价签系统,云端管理设备及文案素材,利用视频动画和炫彩图片切换的方式更有效地将售卖商品亮点展示给顾客,提供快速价格更新的同时做到广告标价两不误。

  2022年发布了Century Eco-System云生态系统。Eco-system 生态系统将公司目前所有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的软件、硬件平台进行整合,为公司EAS、RFID和ESL三大产品线互联互通和数智化分析奠定基础。同时完善RFID管理平台 V-Prime,为自动化供应链、智能生产和管理需求的客户提供完整的RFID解决方案,支撑公司业务拓展到供应链全链路。

  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针对医院科室高净值耗材管理难题,提供耗材库的数字化仓储管理解决方案,助力医疗全流程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并在原有的ESL药物拣货系统基础上,搭配RFID技术提升医院配药的效率。

  2022年,公司积极参加智慧医疗行业的各项市场活动,包括首届全国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与智慧医院建设大会、未来医疗100强大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首届中国医疗质量大会、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助力智慧健康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等,在2022年华南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公司携智慧医疗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全方位展示前沿技术的创新成果、智慧医疗服务场景、智慧医院未来发展趋势,吸引了现场众多嘉宾沟通交流,受到行业专家的高度赞扬,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

  国内医疗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大力倡导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风险防控和改善医疗服务,并更加注重医疗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平台建设,通过打破医疗系统间数据孤岛,实现医疗数据资源互通共享,这推动了智慧医疗特别是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给以互联互通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报告期内,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持续发挥自身在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上的竞争优势,中标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天津中心妇产医院、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等一批千万元级的智慧医院建设项目,同时,公司紧盯国内医共体建设发展态势,将行业领先的 E- SMART 3.0智慧医疗云生态服务平台向医共体领域延伸,推出的智慧医共体整体解决方案较好地契合了医共体内部互联互通及提供连续同质化医疗服务的需求。

  在物联网应用业务上,由于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俄乌战争影响面不断扩大,货运困难不断出现,公司积极发挥总部和海外子公司的互补作用,以总部业务为主导,配套海外业务和技术支持布局,深化代理商大项目合作机制,不断增加客户响应速度,夯实行业竞争优势。

  为了能给客户提供整体且真正可以解决市场需求的多种解决方案,公司大力开发智能数据和物联网解决方案,继续发挥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寻找新的商业机会点,如通过 Eco-System云生态系统和V-Prime平台,探索产品、技术服务和运营服务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公司作为RFID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较早地预见到了全球芯片供应持续短缺的趋势,积极与国内的芯片公司进行深度合作,携新一代国产UHF芯片之势切入了诸如物流、畜牧、医疗等若干新的市场领域,积极拓展在防伪溯源领域的应用,对电力电网,农业等领域进行布局,同时瞄准非常规协议产品领域的开拓,在具有技术门槛的GJB协议产品上进行研发和技术探索。

  近年来,公司凭借专业的智慧医疗等级评审项目实施经验、先进的信息化规划设计理念,支持众多医院高质量完成智慧医疗等级评审工作,其中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等级测评的客户医院已达七十三家,特别是在“五级乙等”等高等级测评通过的案例数量上有十一家,达到了行业领先地位。

  为更好地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落实国家卫健委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有关要求,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助力 18家医院的互联互通评审工作,其中广东省中医院通过五级乙等评审,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省儿童医院、赤峰松山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新昌县人民医院、新昌县中医院、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桓台县人民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十余家通过四级甲等评审。公司一直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凭借领先、成熟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及丰富的医疗信息化项目落地经验,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从门户集成、业务集成、数据集成、应用建设等方向出发,帮助医院最大程度的实现内部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截至2022年12月,已成功助力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五级乙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五级乙等)、南京鼓楼医院(五级乙等)、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五级乙等)、武汉市中心医院(五级乙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五级乙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五级乙等)共73家医院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等级测评,进一步树立了高水平智慧医院标杆,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品牌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国家单病种质控平台、国家护理数据质量平台等7个国家级医疗业务监管平台的升级和优化任务,同时还承建了国家消毒供应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积极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医疗行为监管、医疗质量管控等精准数据分析,并为DRG医保收费等医改政策推进提供助力。

  医疗服务机构、疾控部门、公共卫生系统对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以及底层数据互通的要求日益提高,公司基于人工智能和微服务的平台架构,在数据标准化整合,包括与区域卫生平台数据整合方面也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承建浙江省数字化改革项目部分建设任务,其中“新昌生命第一档”、“滨江儿童保健新服务”成功入围数字化改革揭榜项目,并于2021年11月成功上架浙里办,入驻浙江省基础应用,打造数字化改革样板,融入浙江省数字医疗生态体系。公司平台架构将解决公卫体系和医疗体系的孤岛效应,推动应急联动和综合防控系统的智能化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获得的主要荣誉如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浙江省第三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浙江省优秀工业产品、创新型中小企业、2021年浙江省服务业重点行业亩均效益领跑者、首批试点国家高新区创新积分500企业名单、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

  医惠中心智慧医疗与全面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已于2021年建设完成并获得杭州市滨江区政府的正式授牌,2022年入选“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被授牌的医惠健康博物馆以“智慧科技体验+科普教育”为特色的智慧生活全景体验,主要包括“健康宣教中心”和“智慧医院仿真体验中心”两大板块,健康宣教科普中心,面向青少年、市民群众,选取医疗、健康相关的科普知识,以医学的发展、人体的构造、疾病与治疗、健康生活内容为主轴,加上娱乐、互动、体验性较强的内容,形成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科普展馆,以实现科普教育的目的。智慧医疗仿真体验中心以医惠承建的“香港中文大学沙田医院”为蓝本进行构建,全场景模拟,体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智慧医院建设水平。体验中心通过打造场景化的智慧医院,使参观者更深入地了解智能化应用以及国际领先的智慧医院样板。公司积极开展形式丰富的系列科普活动,报告期内,公司与浙江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大城市学院、杭州市第二中学、杭州文涛中学等学校组织 15场公益科普活动,带领广大学生一同探寻健康奥秘、漫游智慧医院,增强知识储备,培养创新思维,点亮科学梦想,助力未来人才培养。

  在物联网应用业务上,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了2022中国零售业供应链年会CCFA,并在《CCFA生鲜标准化行动专题会》上做了《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载具管理解决方案》专项分享,并参与起草了行业载具管理标准中RFID部分的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公司在中国零售业供应链中影响力。

  作为行业优秀的智慧商业和智慧医疗物联网应用整体方案提供商,公司为云栖大会的纪念品商店自助收银体验区提供了RFID自助收银机,RFID自助收银机是智慧门店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一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时尚类品牌门店,有效提高结算效率、提升购物体验的同时,进行全流程系统化管理,进一步推进零售门店数字化转型升级。

  公司紧跟行业发展步伐,结合行业发展,整合集成适合各行业的解决方案,推动方案在全球落地实施,并积极加入行业协会,如:RAIN RFID, GS1等,提升在业内的知名度。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展开社群营销,在全球各大社媒平台的官方账号,如:LinkedIn、Facebook、YouTube、抖音、微信公众号等,以短视频、图文结合的方式,及时推送公司新品、方案、案例、公司活动等,提升品牌曝光度,便于广大的客户及投资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生产能力、创新研发能力以及公司的企业文化、人文关怀等。

  2022年度,公司通过前沿技术的研发,不断创新,将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两大产业在终端、网络、平台等各个层面进行多种形式的融合。公司将继续充分发挥在医疗信息化和健康管理方面的核心优势,大力推动智慧医疗生态平台的搭建、医疗大数据及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医疗健康服务的运营,着眼于信息服务的个性化和服务体验的提升,在为居民提供“全人全程、可及连贯”的医疗服务方面实现重大发展,打造创新型智慧医疗服务生态体系;充分利用在EAS和RFID业务的长期积累,凭借从芯片研发到标签研制及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优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智慧商业解决方案;并不断加强智慧商业与智慧健康医疗养老业务的融合,实现健康乐居、健康生活,最终实现“互联物联,改变生活”的美好愿景。在数字化区块链应用技术维度,与云海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形成战略携手,共同打造智慧医疗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和场景应用案例,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国务院和国家卫健委相继发布了相关《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重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国家依托大型公立医院,发展重点专科,发展区域医疗网络,推广分级诊疗的新医改路径已经清晰明了。

  医惠科技依托E-SMART3.0智能开放平台,通过537个业务服务、83个数据服务、57个知识服务能支撑医院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意的患者体验、精细化的管理、有成果的科研;打造从院内到院外的服务能力延伸,医共体的人、财、设备的管理、处方流转、医疗资源(号源、医技、治疗、手术、病床等)的资源共享。

  打造物联网与医疗业务融合创新,充分运用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支撑技术,打通医疗服务全闭环连贯服务,并且基于定位技术的位置服务(LBS),打造医院内的数据驱动新模式。患者从家中就可以导航去指定医院的停车位,通过物联网的感知技术和互联网服务可以挂号、自动签到、指引医疗服务,自动缴费等全新的智能患者服务体验。医院的后勤管理基于定位技术的位置服务(LBS)可以实现手术室智能管理,样本送检路线智能安排等一系列新颖的业务场景。

  区块链作为颠覆性的前沿技术,是一种更高维度的互联网技术,把互联网络提升到认知网络中。区块链技术具有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数据透明可溯源的特性,天然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信任问题、信息孤岛等多个行业痛点。医疗行业是极度追求安全、稳定、精准,医惠科技与云海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基于区块链技术上的沉淀,旨在通过新技术的融合,深入推动数智医疗的创新应用,做更多的行业创新之举,解决久而未决的行业痛点。

  合作的初衷起源于“创新”,是基于双方的价值观、核心理念及技术基础做加法,通过资源和力量的整合,为政府、医疗机构、患者、企业、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回报。

  国内医疗信息化经过二十来年的建设,已积累了海量的医疗大数据。在医疗健康数字经济风口下,居民对优质健康管理的新兴需求迫切需要通过医疗大数据的应用来满足,我国医疗大数据市场正步入一个空间广阔的新阶段。

  公司在医疗机构单病种数据知识转化、单病种资源库建设及单病种数据科学应用为核心的单病种人工智能服务上具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在单病种数据的转化、应用方面,公司相较于同行具有以下优势:(1)单位研发投入更加高效;(2)通过生态方式获取数据,低成本且可持续;(3)平台成熟度更高,已完成60多种常见病单病种数据资源库平台建设;(4)利用医疗大数据领域洞见,构建满足临床实际需求、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人工智能模型,通过平台+专科化的模式实现对智慧医院建设的反哺。

  公司将进一步依托在数据和信息集成方面的深厚积累,发挥单病种人工智能服务上的优势,切入医疗服务的深入场景,构建以单病种数据资源库资产化及知识运营为核心的解决方案,聚焦医疗服务的便捷化,孵化新型亮点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公司业务的稳定增长提供持续源动力。

  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健康中国”离我们越来越近。在个性化、精准化优质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医惠科技提供的医疗健康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基础。

  医惠科技借助医疗物联网、数据交互、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搭建智慧医疗生态开放平台,和医疗健康行业的各方进行协作,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开放的生态体系。合作和开放的行业生态,可以更好地为医护和患者服务。医惠科技的定位便是协同更多的医疗健康产业合作伙伴,携手共担服务医疗大健康的责任。

  在业务领域内,加强自身优势产品的迭代和发展,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保持内部产品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保障面向客户解决方案的高质量交付,整合周边资源,突出核心优势,实现开放包容。

  2022年商业智能板块面临原材料成本波动明显、关键芯片供应紧张、低端市场竞争白热化、经济形势不确定性等挑战和压力,公司将继续钻研和夯实高附加值产品线,以最佳利润水平为核心目标,从制造转向智造,充分发挥公司全球知名品牌美誉度和全球渠道网络的核心竞争优势,持续深化制造能力并构建弹性供应链;同时做好关键技术储备、生产工艺储备、材料运用能力储备,着重在双频领域、环保新需求领域、数字化发展和RFID应用领域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稳步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推动新兴市场拓展;从关键产品国际工厂认证、核心专利壁垒构建、应用技术实现、商业模式构建等多维度建立核心优势,拉开同质化竞争差异,打开可持续化发展通道。

  在物联网业务领域,近年来全球零售业安防市场竞争激烈,国内RFID市场的兴起也吸引大批竞争者纷纷涉足RFID市场;在智慧医疗领域,在国家大力推进医改和医疗卫生信息化的背景下,国内从事医疗信息化的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抢占市场,资本巨头也看到医疗卫生领域未来发展的巨大红利,创新型竞争企业不断涌现,公司智慧医疗业务面临技术和市场拓展的双重挑战,这对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公司将充分发挥软硬件方面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优势,不断拉大与竞争对手在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充分发挥公司在主营业务领域已建立的典范项目的示范性效应,跟踪市场需求,深挖客户潜力,逐步探索新的业务模式,确保公司主营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

  智慧医疗及物联网应用行业涉及的专业技术门类较多、技术更新迭代速度较快。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公司需要准确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及时投入并开发先进技术并将其用于自身产品的设计研发和技术升级。如果不能准确把握技术发展趋势或无法及时将新技术运用于产品开发及升级,将会对公司领先的技术地位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主营产品的技术含量高,核心技术和高素质的研究技术人员和应用实施团队是公司进行产品创新和市场维护的根本。公司在多年的研发、经营过程中,拥有了多项专利、软件著作权,研发出多项医疗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建立了高效协作的应用实施团队,如发生上述相关技术人员离职或私自泄露机密的情况,可能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积极顺应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改进研发技术,进一步完善保密制度,同时有效做好核心人员的激励和管理工作,最大程度防范技术泄密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近年来经济下行明显,市场快速变化,这将在资源整合、技术开发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给公司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公司管理水平无法适应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经营活动而及时完善,将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及进一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公司将不断加强和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各项工作流程机制、协调统筹和考核机制,严格有效防范与控制经营风险,优化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管理水平。

  智慧医疗及物联网应用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高质量人才是公司竞争的核心要素。虽然公司已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建立公平的晋升机制和完善的培训体系等方式增强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但如公司核心研发人员、重要销售人员及管理人员流失,且无法获得及时补充,可能面临人才结构失衡的风险,短期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在引进高级技术人才的同时,加强开展核心骨干员工内部培养机制,组织优秀员工参与培训拓展,增加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提升员工职业能力,此外,公司也将视发展情况推出相应激励措施,实现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整理利益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人才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完善职工个人职业发展道路。

  近年来,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增速的不同变化,国际市场进出口贸易争端频现,各国政府也针对进出口贸易的不同类别实施相关贸易保护政策。国际市场人民币汇率变动也较为频繁,公司商业智能业务中的出口比例较大,存在贸易国的政策和国际货币市场汇率波动的风险。

  对此,公司将持续关注贸易国的经济发展和政策变化,进行分析研判,一方面选择合适的汇率管理工具对汇率波动风险进行主动管理,另一方面针对出口业务购买相关保险,以最大限度降低因政策和汇率波动对公司造成的损失。

  本公司定期对采用信用方式交易的客户进行信用评估。根据信用评估结果,本公司选择与经认可的且信用良好的客户进行交易,并对其应收款项余额进行监控,以确保本公司不会面临重大坏账风险。由于本公司的应收账款风险点分布于多个合作方和多个客户,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应收账款的11.79%(2021年12月31日;9.72%)源于余额前五名客户,本公司不存在重大的信用集中风险。本公司所承受的最大信用风险敞口为资产负债表中每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对此,公司将在销售合同执行的全流程中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监控,加大应收账款追款责任制实施力度及对市场部门销售回款率的考核力度,加大对账期较长的应收账款的催收和清理工作,逐步降低应收账款的余额及降低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公司陆续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形式收购了医惠科技、GL公司等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该等商誉不作摊销处理,但需要在未来每个会计年度末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因国家政策变化、行业竞争加剧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医惠科技等公司未来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未达预期,则公司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从而对公司当期损益及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除商誉减值之外,公司其他资产减值的风险还包括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风险、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的减值风险等。一方面,由于长期股权投资系通过权益法核算,该等企业的盈亏已经一定程度体现在公司期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中;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多层次的对外投资,建立了更加稳定、完整、安全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智慧医疗IT体系,该等企业为公司开拓创新业务提供了应有的支撑。虽然公司前述各项投资较为分散,但若部分企业因经营能力、市场因素、政策变化等出现持续亏损或者发生行业系统性风险导致该等投资出现普遍性亏损等,可能会导致相关资产出现减值,进而导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甚至直接导致公司出现亏损。

  在确定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时,公司已综合审慎地考虑了自身的技术能力、目前的业务结构、客户实际的需求,并对产业政策、市场需求、项目进度和投资环境等因素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但是,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计划、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仍可能因技术障碍、投资成本变化及客户需求变化等因素而增加不确定性,可能存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达不到预期效益的风险。

  公司于2022年10月2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号),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立案调查期间,公司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截至目前,中国证监会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公司尚未收到中国证监会就上述立案调查事项的结论性意见或决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思创医惠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